“从被温暖以待,到温暖他人。”6月27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工作推进会上,患者代表、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小学教师江志动情讲述了自己与病魔抗争5年的经历。5年间,她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6次化疗、25次放疗,而陪伴她走过黑暗的,是该院甲乳外科医护团队“像家人一样”的温暖照护。如今,她以志愿者身份服务乳癌病友已两年。
这是“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创建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以来,武汉市第一医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聚焦理念、技术、服务、管理“四项创新”,将“温暖”融入医疗服务全流程,累计推出200条具体举措,遴选50个示范岗覆盖全院所有党总支(支部),整理32项“负面清单”纠治顽疾,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破解群众就医堵点、淤点、难点,让“温暖”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就医体验。
六年来,“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入选武汉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武汉市卫生健康委连续两年举办“江城最温暖医院”党建品牌观摩交流会,该院党委书记魏力代表卫健系统在武汉市委组织工作会、武汉市医师节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今年5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该院具体承办的“2025年全国公立中医医院党建工作推进会”在利济路院区召开,与会代表调研参观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展、“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等内容,医院党委以《党建引领 深化改革 谱写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会议交流发言。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诊室,主任医师田黎明为患者吴女士把脉开方:“宫寒血瘀型玫瑰痤疮”,中医辨证后,开出内服温经潜阳汤、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方案,辅以脉冲染料激光和肉毒微滴注射。两个疗程后,吴女士面部干痒、红斑等症状完全消失。
作为华中地区知名的“老字号”,皮肤科始终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年诊疗量超140万人次,约占湖北地区皮肤病诊疗量的六分之一,临床服务量位居全国前列。围绕优势病种,广泛运用32种协定方、49种医院制剂和41项中医适宜技术,以及莫氏手术、光动力治疗等现代医疗技术,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方案。
这样的中西医协同诊疗,在该院已成常态。自1985年探索中西医结合道路以来,医院逐步形成“中医有品牌、西医有特色、中西医结合显优势”的发展理念。“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医并重。”副院长范学朋介绍,医院已初步建立了150余个中医优势病种和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皮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3个科室入围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肾病科、老年病科等7个科室创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023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评审,医院入围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成为全国50家试点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市属医院。
“术后两周拔除导尿管,生活质量明显改善!”58岁的前列腺癌患者李先生,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完成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术,术中出血量不到30毫升。
自2022年5月引入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来,泌尿外科党支部书记周高峰等15名党员业务骨干迎难而上,带头钻研手术机器人操作。如今,已完成了前列腺癌根治术、输尿管狭窄舌黏膜修补术等各类机器人手术超400台次。
外科第二党总支书记、胸外科负责人罗东,应用新技术将手汗症手术切口长度从1.5厘米缩至6毫米;开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将传统开胸手术30厘米长的切口缩至3厘米微创;推出“免插管肺癌根治术”,符合条件的患者无需气管插管、引流管甚至导尿管,显著减轻必威-官方网站首页术后痛苦,加速康复。
“我们不仅关注手术精度,更注重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医务处处长陈沛介绍,医院连续三年微创手术占比超80%,智能、精准、超微创成为外科发展关键词。
作为该院首批50个创建“江城最温暖医院示范岗”之一,消化内科党员业务骨干勇担当、善作为,内镜技术日益精进的同时,还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胃底曲张静脉弹簧圈植入术、小肠镜下小肠病变切除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等系列新技术,党建子品牌“‘胃’你健康,‘镜’我所能”成为科室医护心系病患的坚定信念。
消化内科副主任杨林用超细内镜为患者治疗慢性阑尾炎。“通过肠镜工作孔道直接进入阑尾,清洗粪石、解除炎症,保留阑尾且无疤痕。”杨林说,内镜介入技术让许多原本需外科手术的疾病实现微创甚至无创治疗,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少。
“不开胸换‘心门’,第三天就能下床!”心血管内科为横位心患者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一站式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过去三年,医院介入治疗量增长近一倍,年均为近5万患者免除动刀之苦。从脑血管疾病到呼吸系统疾病,从肿瘤到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技术正成为更多患者的选择。
“祝您生日快乐!”综合医疗科病房里,医护人员为100岁的秦奶奶庆生。这样的温暖场景,在该院已成常态。
作为湖北省首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医院出台14条适老化举措:门诊设置助老服务点和专座;信息系统自动优先为70岁以上老人安排检查;开发互联网医院“长辈模式”,语音播必威-官方网站首页报、字体放大等功能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2024年11月,医院又获评“市级儿童友好医院”。儿科推出7条举措:成立儿童保健中心,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儿童肥胖夏令营”;设置儿童“树洞信箱”;按年龄、身高分区设置图书角;在盘龙城院区开辟疗愈型游乐场所……
“‘一老一小’是民生重点,我们要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江城最温暖医院”创建办公室副主任、护理部主任王莉表示,医院各党总支(支部)在积极打造“情暖银龄”“保崽先锋”“叙事药学”等党建子品牌,朝着“全龄友好型医院”目标迈进。
“从入院到溶栓仅6分钟!”李先生突发右侧肢体无力,疑似中风。“120”与医院联动,将信息上传云端,接诊医生王月古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建档、快速诊查、静脉溶栓。
这条全年365天、24小时畅通的“中风急救绿色通道”,将传统“串联”流程改为“并联”,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全市首设中风急救专职医护,同时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寻找“快进节点”……流程优化换来的是救治时间的缩短。“中风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王月古说。
神经内科党员占比达1/3以上,该科党支部立足实际,创建了“神舟之炼 党耀初心”党建子品牌,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中淬炼入党初心。在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的“双轮”驱动下,神经内科党支部牵头与54家医疗机构共建区域专科联盟,更新发布三版“武汉中风急救导航地图”,构建高效救治网络。科室医疗救治辐射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神经介入质量排名全国前列。
从理念创新到技术突破,从服务升级到管理优化,“江城最温暖医院”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武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