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在智驾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智驾解决方案在技术路线、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落地等方面展开激烈角逐。宝马新世代是注入BMW全新基因的新一代产品,宝马集团以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不仅仅追求单一的智驾辅助能力,而是致力于打造交互、操控、驾驶辅助的整体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智能驾趣新纪元。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驾驶的本质——人与车的互动、驾驶的乐趣与激情——始终不应被遗忘。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先生表示:“在智能时代,宝马坚信:车要懂人,而不是秀科技。我们致力于把‘人车合一’推向新境界:车更懂你,开起来默契得就像本能!宝马新世代车型就是最好的证明——凭借强大的智能‘大脑’,让驾驶员的想法瞬间变成精准又带感的驾驭体验。”
宝马中国区研发高级副总裁雷凯博士表示:“新世代呈现了宝马对智能出行的愿景——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完美协同。宝马始终将驾驶者的体验作为核心,确保旅途中驾驶者精准操控,从容驾驭。凭借新世代车型,宝马独树一帜,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体验。”
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带来宝马新世代独一无二的智能驾驶体验:在智驾辅助系统与驾驶员操控之间的切换不割裂,方向盘、踏板反馈始终一致;同时,即使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介入,车辆仍会通过底盘动态反馈路况,保持驾驶者与车辆的“对话感”。
早在2016年庆祝百年诞辰时,宝马就明确提出“悦驾”(BOOST)和“悦享”(EASE)的整体性概念,即提供极致的运动感和操控性体验,并且通过驾驶辅助减轻驾驶负担,两者绝妙配合,相互协同。
这奠定了宝马智能驾驶的基调:一定是自驾时激情不改、智驾时轻松愉悦。宝马纯粹驾驶乐趣非但不会消失,而且会不断升级。作为宝马历史上设计和科技的最大一次跨越,新世代车型将这一愿景带入现实。通过智能操控、智驾辅助和智能交互的绝妙配合整体方案,宝马新世代将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宝马整体性方案的提出源于深刻的用户洞察,其基础是全世界近3000万车主的驾驶数据,其中包括超700万中国车主,还有数十年来在无数场汽车赛事中收获的极限控制与调校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从初级到高级,信息娱乐系统从物理到数字化交互的发展历程。宝马从全世界2200多万辆互联宝马汽车的数据中洞察用户场景和偏好,将其注入到新世代产品的设计开发中。
整体性方案的实现则得益于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4台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级大脑”分别负责4大核心用户功能。其中,“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完全由宝马自主开发:通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设计,首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令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高效集成;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所构建的全新数字神经网络,令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了10倍,实现了对车辆整体动态驾驶最高效的全盘思考与处理。与完全自主开发的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BMW Dynamic Performance Control)协同配合,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完成所有驾驶动态功能的计算,实现在各种驾驶场景下都可为驾驶者带来更加顺畅的操控体验。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则覆盖全场景智驾辅助功能,将此前分散在四个控制单元的功能整合至单一高性能计算单元,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介入时,“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负责“看得清、判得准”:收集、分析环境信息,并规划出最佳的行驶路径;“驾控超级大脑”则通过智能底盘实时感知并调整车辆动态特性,精准执行决策,“控得准,行得稳”。
宝马独特的智能驾驶理念离不开智能交互的革新,BMW首创全景iDrive是安全、轻松、愉悦的智能驾驶体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新世代车型中,包括驾驶辅助信息在内,座舱内的交互信息基于独有的“视觉锥”设计理念,在四大交互界面分层排布,打造出宝马独有的“心意相通,驾驶至上”人机交互体验。
对宝马而言,新世代不仅是一款车,更是BMW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重大飞跃。它拥有全新设计和划时代技术集群,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高度集成的超级大脑、全新数字化体验以及全新电力驱动系统和电池技术,定义宝马集团、BMW品牌和下一代BMW车型的未来。
宝马集团为每一款新世代车型打造了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BMW首创全景iDrive、宝马独创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智能驾驶乐趣再次革新。
领克首款中大型豪华运动轿车——领克10 EM-P迎来首秀亮相。新车定位“智能电混四驱轿车”,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首次将高端配置一同下放至20万级主流汽车市场。
作为THE NEXT DAY原创美学设计下的又一代表作,领克10 EM-P不墨守成规,以「晨光律动」作为全新设计灵感,通过光影变化为车色赋能,创新推出鎏光金、天云米及璃光紫三款全新车色,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动态视觉效果。鎏光金、天云米两车色采用默克专利Xirallic®珠光和水晶珠光双珠光材料,色彩饱和度提升30%以上,综合成本增加2倍。同时,豪车专属的喷涂工艺由30台机器人历经近10小时喷涂,形成8个涂层的防刮耐磨耐腐蚀车漆。此外,新车定制运动套件包括全新设计的前唇、侧裙线条、动感小尾翼及多轮幅对称式轮毂,强化了车辆的稳定感与力量感。
车内采用18㎡软性材质包覆,搭配Nappa真皮座椅及软织物顶棚,细节处彰显高端质感。哈曼卡顿23扬声器,支持7.1.4多声道,总功率达1600W,带来殿堂级听觉盛宴。多功能前排中央扶手采用双层设计,上层可放置证件等物品,下层为5.7L冷热一体车载冰箱,满足多种需求。云感零压座椅采用打孔设计,搭配几何美感的黑钻切割绗缝和高定刺绣,尽显豪华质感。此外,前后座椅均配备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以“四座平权”理念彻底打破传统豪华车的体验差异。
领克10 EM-P采用行业最高热效率达47.26%的1.5T全新电混引擎+DHT Evo 混动电驱,后桥加入的90kW P4异步电机,响应速度仅为10ms,能够“无感”切换四驱模式,显著降低能耗。这种动力组合让领克10 EM-P在性能和经济性之间达到完美平衡,百公里加速最快可达5.1秒,亏电油耗低至4.2L/100km,是目前市面上能耗最低的四驱轿车。作为二十万级别唯一一个标配四驱的混动轿车,领克10 EM-P坚持“全域安全+”理念,全系标配高稳定安全四驱系统,无论何种驾驶场景,都能化身可靠的伙伴。
性能与操控是领克的立身之本。作为中国赛道传奇的缔造者,领克在TCR赛场上以6年7冠的辉煌战绩刷新世界对中国赛车运动认知。如今,这份源自赛道的冠军基因,在领克10 EM-P上得到完美传承。依托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全系标配液压可变阻尼系统,有效应对不同路况,提升舒适性、操控性以及安全性。
在智能化的下半场,领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投入资源,汇聚顶尖人才,打造出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领克10 EM-P作为20万级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的车型,拥有700TOPS强大算力,适配性更强、可靠性更高,决策逻辑无限接近人类老司机。此外,领克10 EM-P还全系标配高端豪华车型专属的激光雷达,配合千里浩瀚H7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凭借行业最大体量的数据优势与算力储备,实现全场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阿斯顿·马丁Vantage已彻底告别了昔日相对温和的运动巡航车形象。继18个月前将Vantage蜕变为真正的前置引擎超级跑车后,这家英国品牌如今又推出了更强大的版本——Vantage S。在古德伍德速度节前夕亮相的Vantage S,在各方面均实现了提升。
其搭载的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经过精心调校,可输出671马力(较标准版的656马力略有提升),峰值扭矩维持800牛·米。动力继续通过8速采埃孚自动变速箱传递至后轮,使Vantage S的零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3.3秒(比标准版快0.1秒),0-200公里/小时仅需10.1秒,极速高达325公里/小时。
底盘与操控全面进化。倍适登DTX自适应减震器经过重新调校,提升前轮路感与响应。后弹簧优化,改善压缩与回弹特性,提升低速行驶舒适性。变速箱支架刚性降低10%,提升行驶质感。后副车架采用硬连接(取消橡胶衬套),显著提升转向直接感与沟通感。外倾角、前束角和主销后倾角重新设定,带来更纯粹的运动驾驶体验。
阿斯顿·马丁并未为这台性能猛兽堆砌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Vantage S在保持基础版优雅造型的同时,细节更显锋芒。发动机盖新增中央导流叶片,车身点缀红色装饰元素,车尾配备大型后扰流板,在极速时可提供44公斤的下压力。专属设计的21英寸轮毂采用缎面黑涂装,搭配红色饰边。
座舱内亦有专属升级,配备车型专属刺绣徽标,滚花金属驾驶模式选择器提供红色或银色饰面可选。
丰田在芬兰拉力赛开幕式上正式发布GR Yaris Rally2 H2概念车。该车基于燃油版GR Yaris Rally2的底盘与宽体套件打造,采用氢燃料,近乎零排放,同时又保留传统燃油车的声浪与驾驶体验。
这款概念车的核心突破在于氢燃料技术的赛道化应用,沿用WRC Rally2组别认证的1.6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架构,但通过改造实现液态氢燃料供给,尾气中仅含微量氮氧化物,碳排放量接近零。同时,通过特殊排气调校,保留燃油车标志性的高亢声浪与震动反馈。丰田表示,该技术验证了氢燃料内燃机在竞技领域的可行性,其能量密度与补能效率优势显著优于电动化方案。
根据规划,该车将在芬兰Jyväskylä的TGR-WRT总部完成砂石与柏油路面测试,并由四届WRC冠军车手尤哈·坎库宁(Juha Kankkunen)驾驶,参与芬兰拉力赛Harju赛段(周四至周五)。后续将与氢能源量产车Mirai(FCEV)及氢燃料Tundra皮卡原型车同台展出。
丰田运动部门负责人表示:“氢能内燃机既能满足碳中和需求,又能延续拉力赛的灵魂,这是传统与创新的最佳平衡点。”
作为全球氢能技术先驱,丰田以赛道驱动技术进化。在氢燃料内燃机方面,其于2021年将GR Corolla氢燃料赛车投入Super Taikyu赛事,2022年又推出氢燃料Tundra皮卡与HiAce商用车原型,2023年推出了GR LH2赛车搭载氢燃料混动系统(基于勒芒Hypercar底盘)。此外在燃料电池方面,已量产Mirai与Crown Sedan氢燃料电池车(FCEV)。
丰田通过拉力赛场验证氢燃料内燃机的极端工况适应性,其技术路径具有三大优势:补能效率搞,加氢3分钟即可满电续航,优于电动车充电速度;低温性能强,-30℃环境下仍可稳定输出动力;成本可控性高,适配现有发动机产线,降低制造体系转型成本。此举或将推动WRC赛事组织者制定碳中和动力单元新规,为传统燃油赛事开辟可持续发展路径。
根据36氪汽车爆料,奔驰已和亿咖通、星纪魅族达成合作,Flyme Auto即将进入奔驰中国车型序列。最先搭载Flyme Auto的奔驰车型是长轴距版E-Class。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合作车型预计会在2027年推出。此前已确认,长轴距版E-Class确将在2027年推出改款。
亿咖通是吉利旗下专注打造全栈式汽车平台的子公司,目前除了智能座舱业务,还涉足智能驾驶、底层零部件等领域。而魅族是吉利2022年收购的手机公司,也是吉利在“车手互联”这条路上布局的关键一子。
2023年3月,魅族与亿咖通合作打造的Flyme Auto问世。首款搭载Flyme Auto的车型,是同年上市的领克08 EM-P,采用7nm龙鹰芯片,支持无界桌面、无感连接等功能。这些功能背后的理念是,打破手机与汽车的壁垒,将手机视为汽车的零部件之一。为此,发布会当天,魅族还创造出了“手机域”这个新名词。此后越来越多的吉利车型搭载了Flyme Auto。在一定程度上,Flyme Auto是推动银河等车型销量上涨、挽救吉利座舱口碑的功臣。
截至今年5月,吉利官方数据显示,Flyme Auto已搭载在吉利的23款车型上,其中包括银河E5、领克900等吉利旗下热门车型。除此之外,魅族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采用Flyme Auto的车型总销量超116万,2025年5月单月新增13万。
目前,Flyme Auto 2.0版本正陆续上车吉利车型,相较过去版本,2.0版车机将从AI、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奔驰中国市场在售的主要车型,如长轴距版C级、E级、GLC等车型,均搭载了奔驰在2023年推出的第三代MBUX系统。硬件方面,系统采用高通8295骁龙芯片,同时配备5G通信模块;车内有仪表盘、中控屏及副驾乘客屏三块屏幕组成,并配备了支持视频会议的车内摄像头。软件方面的升级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语音助手开始支持免唤醒、连续指令和语义理解,语音反馈速度缩短至0.5秒,指令数量也扩大至2000余条。
为了追赶中国市场飞速发展的智能化水平,奔驰2025年即将上市的新车纯电CLA,将搭载奔驰全新自研的MB.OS操作系统。新系统解决了奔驰过去系统一年一次更新的落后速度,可以实现与国内新能源品牌媲美的OTA频率。AI方面,MB.OS将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
不过,MB.OS目前仍未交付,并且这是奔驰根据全新电气架构开发的操作系统,根据规划,MB.OS将在MMA、MB.EA、AMG.EA 和 VAN.EA四个平台上使用,并不支持目前在售燃油车型,而这些燃油车型占据奔驰中国总销量超80%。与魅族的合作,使奔驰能在新产品市场反应未卜的情况下,保持主销燃油车型的产品竞争力。必威网址登陆入口必威网址登陆入口